<
t9b2小说网 > 其他小说 > 我在末世开旅馆[经营] > 我在末世开旅馆[经营] 第207节
    他顿了顿,“叶建袭击基地的时候,你是故意跟他走的吧?现在想想,你当时一点儿都没害怕,甚至有种赶紧跑路的迫切,要是你手里有根鞭子,恐怕叶建就是你赶的鸭子……你是不是早就想换掉以前的安全组了,光靠一批不算专业的流浪者,可撑不起基地的保卫工作。”

    半缺想说的还有很多,但他在特安处待过,明白什么叫做适可而止,钱蓁蓁毕竟是他的老板,他不能说得太透,越过红线。

    周围人来人往,快到晚饭时间了,已经有居民分批排队,准备去食堂用餐了。

    钱蓁蓁往前走了一段,跟居民们打了招呼,才接话道:“这是一个原因,多的可不能告诉你了。”

    她转过身,朝向他倒着走,弯起眉眼说:“缺哥,其实你也挺聪明,要不要加入运营部?我去跟梁哥说一声,让他好好培养你。”

    “算了唉。”半缺苦笑:“制造修理什么的我都能帮你,别的我真不适合,你要是生我气,那我也只能去跳流霞河了。”

    钱蓁蓁哭笑不得,“你可别乱来,敢跳河的话我和小瑶烟雨肯定伤心得不行,我不逼你,你在武库组安稳待着吧。”

    他抿了抿唇,视线透过刘海,打量她恬静的面容,“小蓁,你以前都是自己拿主意的,怎么现在开始分权了?而且分得这么快,明明可以慢点来的不是吗?”

    钱蓁蓁答:“我想组套班子,把大家培养起来,一人计短两人计长,我的想法和判断终究会有局限性,想要基地运转良好,光靠我拿主意可不行。”

    不知道为什么,半缺从她的声音里听出了一丝颓然之感,“你……是在准备什么吗?”

    “准备?”钱蓁蓁怔了下,轻声一笑:“准备咸鱼躺平嘛,等到基地能够自主运转,我这个社长就天天睡到日上三竿起床,看着自己日进斗金,美好又潇洒,想想就很快活。”

    半缺没再问了,他知道,就算她有别的打算,也不会说出来。

    作者有话说:

    感谢在2022-01-28 23:48:31~2022-01-29 23:58:13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~

    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:cyingm 21瓶;爱做梦18瓶;

    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,我会继续努力的!

    ◎最新评论:

    【唉,成年人的世界好复杂呀,弯弯绕绕多,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...】

    【喵喵喵】

    【撒花呀】

    【不鸣则已,一鸣惊人,地雷就是我对你深深的热爱】

    【我也觉得是准备去找淼哥了】

    【

    【不容易】

    【我应该再多攒点点】

    【这样挺好的】

    【还是想找阿淼啊】

    【撒花花,蓁蓁是不是要去找阿淼啊】

    -完-

    第159章

    ◎秋收大胜利◎

    这次秋收以人力为主、机械为辅,采购完两批劳动工具和机械燃料后——一批长宁自用,一批送到福盛农场,钱蓁蓁手上的锦鲤货券只剩下三万五千了(没动实物货券)。运营部核算好每天的能源用度,制定了人力与机械的安排表,确保居民们能够分批轮替,有序劳动和休息,以免食堂和浴场发生拥堵,供应不及。

    秋收开始这天,万里晴空无云,早饭过后, 第一批居民在基地南门处集结,领取劳动工具,随后进入了向南农场区。

    在基地扩张之前,居民少消耗少,能源还算充足,钱蓁蓁带领居民,操控各类农用机械,种植了很多作物。而在安排全新布局的时候,她也分门别类,把种植着相同作物的农田放置在了一起。

    稻田占据着向南农场区将近六成的面积,现在被划分为机械收割段与人力收割段。

    卫烟雨和父亲卫盟主要负责机械化采收,在抵达最前端的农田后,两人驾驶着收割机从不同的方向缓缓前进,徜徉在了大片的金黄田野中。

    另一边,几位老农也手持镰刀,在各自负责的稻田里,向围在身边的青壮年们介绍收割水稻的诀窍——“勾抓割”三部曲。

    钱蓁蓁身先士卒,扎好长裤裤管,戴上袖套防痒,拿着镰刀走进了田里。

    其他员工不甘落后,也跟着居民们一起踏入农田,开始了生涩的采收工作。

    泥土松软,踩下去的时候微微下陷,有青蛙和虫子察觉到动静,立即或跳或飞远离了人类。

    风吹过沉甸甸的稻谷,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黄金海浪,弯腰收割的时候,泥腥味扑面而来,伴随着近在耳畔的沙沙声、蛙鸣声,好似进入了另一方天地。

    刚开始的时候,新鲜感带来了亢奋的精神状态,大家的干劲还算充足,可随着时间推移,俯身劳动的姿势保持久了,很多人都开始觉得腰酸背痛,做会儿就要站直身体活动一下。

    加上秋老虎威力不减,耀眼的阳光释放出炽热的温度,及腰高的水稻之间又闷又臭,还充斥着蛛网、飞虫、灰尘,哪怕是钱蓁蓁,干了半小时后也累得够呛。换作末世以前,恐怕很少有人能在这种环境中坚持到底——做农活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啊!

    不过现在是末世以后了,居民们心里都清楚,自己面前的稻谷就是未来秋冬两季的食物,为了生存,他们也顾不上身体与精神的疲惫,哪怕热到汗流浃背,也在鼓励自己咬牙振作。

    钱蓁蓁预料到了这种情况,以集社的名义,提前发布了一项激励措施——

    所有参加秋收的居民,在顺利完成采收任务后,都能得到一笔积分,表现优异者还有额外的奖励,等到基地改制之后,可以用来承包土地、购买物资。

    安全部的在编组员听说之后,也觉得心里发痒,询问楚路能否在闲暇之余一起参加秋收?

    对此钱蓁蓁给予了肯定的答复,运营部也顺势推出了秋收积分方案,不同部门和人员有不同的计算途径,作为初步试水,奖励还算丰厚。

    所以,不论是为了食物还是为了积分,大家都卯足了劲儿地干活,收割水稻、谷穗脱粒、捆扎秸秆……整个向南农场区人来人往络绎不绝,一派热闹繁忙的景象。

    只是小半天的时间,一包包黄澄澄的谷粒就被运到了南北大道上,开始就近铺开晾晒。

    伍小照收割了会儿水稻,也带人忙碌起来,举着照相机到处拍摄素材,等到秋收结束后发布物料,宣传赞扬居民们在秋收活动中作出的贡献。

    上午的秋收结束后,第一批居民撤回基地,洗澡用餐休息。第二批用过午餐的居民立即赶来,在听过老农讲解的技巧后,也开始了收割工作。

    宽阔笔直的大道上,新收的谷粒被阳光晒得发烫,钱蓁蓁坐在农场的岗哨亭附近,闷头吃着食堂送来的午餐,累得话都不想说了。

    陆琴浑身发痒,难耐地挠着自己的皮肤,挠出了好些红痕,她左看右看,没见到夏畅过来,忍不住起身喊:“咦?夏哥呢,见到夏哥没啊?”

    张晓琪接话:“我过来的时候,他说等会儿再来……诶,都一刻钟了呢,还不来吃饭吗?”

    就在员工们环顾四周寻找他的身影时,远处传来了居民的惊呼:“夏组长晕倒了!”

    大家都吓了一跳,孟千梁和卫烟雨立即放下碗筷,抬着岗哨亭里配备的急救担架跑了过去,钱蓁蓁也跟在他们身后,一起查看夏畅的情况。

    他早上没什么胃口,吃得不多,顶着热辣辣的太阳忙活了半天,起身的时候眼前发晕,一下子摔在了田里。

    医疗组的组员就在农场区待命,简单治疗过后,夏畅很快就醒了过来。

    “我在……哪里……”他似乎想不起自己是怎么晕倒的,见到岗哨亭里的安全部组员,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。

    钱蓁蓁听到他醒了,立即倒了杯凉白开,扶起他喂了几口。

    夏畅目光闪躲,喝完后急着起身,“我去干活了。”

    钱蓁蓁皱眉,“你不舒服,先回宿舍休息吧。”

    听到这话,他脸色一僵,解释说:“我没事的,总不能大家都在干活,我反而在宿舍偷懒,更何况我还是生产组的组长,必须起到带头作用。”

    钱蓁蓁伸手,一把将他按回担架上,直视他的眼睛,“夏哥,你为什么总要这样呢?一次秋收而已,身体才是最重要的,什么带头作用,值得你逼迫自己吗?”

    夏畅怔了怔,回视着她,眼里泛起了些许血丝,“只有忙碌起来,我才感觉自己有存在的价值。”

    两边都是聪明人,钱蓁蓁瞬间明白了他的意思,她想了想,反问:“怎么,被我批评一次就记上了,那我以后还能跟你大小声吗?”

    夏畅低下头,喃喃道:“当然可以。”

    他唇色苍白、冷汗涔涔,脸上的神态莫名显出几分脆弱,不像以往那样整个人都激进且尖锐,钱蓁蓁还真有些不太习惯。

    她速战速决,搭住他的肩膀轻拍了几下,柔声安抚:“夏哥,你知道我很看重你。你跟梁哥就是我的左右手,缺了谁都不行。上次我是处罚了你,可我心里就好受吗?如果我不看重你,何必安排你做生产组的组长?我告诉你,长宁要发展的不止农业,还有畜牧业和渔业,如果可以,我还想开辟药园,种植一些常用的草药,到时候生产组忙不过来,肯定要独立扩大,变成专门的产业部,那部长谁来做,还不是你?”

    夏畅瞬间睁大眼睛,“你没讨厌我?”

    见他一下子来了精神,钱蓁蓁无奈地揉了揉眉心:“我讨厌你干什么?你是我员工,又不是我仇人,还有,别高兴太早,我给你画大饼呢,谁知道长宁后面会发展成什么样?”

    “你愿意用我就行了。”夏畅定了定神,又恢复了以往的自信,“你想发展的产业,我会全都弄起来的,你等着看就行!”

    现在说这些实在太早,钱蓁蓁没有多聊,催他赶紧休息。

    这回夏畅终于听进去了,一眨不眨地看着她:“我就在这里躺会儿,等状态好了再去帮忙。”

    钱蓁蓁随他了,“行吧,你自己注意。”

    因为能源用度有限制,所以农用机械每天只运转一定的时间,幸好现在居民人数多,大家齐心协力交替帮忙,只花了四天的时间,就把水稻全部采收结束了。

    接下来就是采收玉米、土豆、红薯、胡萝卜、白菜、棉花、油菜籽、芝麻、花生、黄豆等等农作物。

    时间一天天过去,满载丰收的板车不断运向仓库和晒场,南北大道好似铺上了一层金黄的饼干碎屑,很多居民手持耙子,在自己负责的区块间来往走动,翻动谷粒均匀晾晒。

    而另外一边的晒场上,居民们手持连枷,拍打菜籽和芝麻,发出嗒嗒嗒的繁忙声响。

    自制舂米器和电力碾米机都运作起来,谷粒送入,输出白米,哗啦啦地落进袋子里。灯光下,抓起一把,米粒饱满晶莹,散发出天然的香气,闻着就让人安心舒畅。

    机器面前,几位老农纷纷惊叹:“这米的品质也太好了,产量还特别高,比咱们预想的翻番了,快,多留点稻种,下一轮多种点!”

    食堂很快就用上了新米,煮出来的米饭甜、软、香、糯,不光征服了居民们的味蕾,就连钱蓁蓁和员工们也是赞不绝口,吃完一碗又忍不住多干了一碗。

    “粮食、农田”成了长宁基地的热门话题,宣传部趁机推出第一期《长宁发展纪事》,从基地前身的“小村子”开始介绍,简单讲述了钱蓁蓁是如何带领员工,慢慢招收居民,把长宁发展壮大到现在的模样。

    除此之外,《纪事》中还公布了此次秋收劳动中优秀居民的名单,高度赞扬了大家团结奋进的精神风貌,并且再次提到基地改制的事情,鼓励大家不怕艰难困苦,组队自发生产,共创美好生活。

    居民们围在基地各处的布告栏前,阅读了彩页印刷、图文并茂的《纪事》,在讨论正盛的那几天,集社也发布了第二批积分任务,同样,是为了后续改制做准备:

    1.准备苗床——技修组与武库组联合发布

    2.套种蔬果——生产组发布

    3.开垦农场……

    4.翻耕稻田……

    5.制作饲料……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没几天,福盛农场就送来了新收的稻谷,仓库里,舂米器和碾米机运转不停,同时开始运转的还有榨油机。

    花生、菜籽、芝麻、黄豆……各类油料作物同样丰收,整个基地飘散起了浓郁的油香,而榨油后剩余的渣粕,可以用来腐熟有机肥,还可以喂养家禽和牲畜。

    秋收顺利结束,接下来就是新一轮的播种了,孟千梁和生产组单独开会,在询问过几位老农的意见后,确定了下半年需要种植的作物,统计并上报了需要采买的种苗数量。

    一周后,陆琴负责的外联组上报了一条重要消息——安曦基地的通讯员特地进入长宁常用的无线电频道,告知他们有批补偿物资即将送达,请长宁一方准备接收。

    作者有话说: